一、白粉病
1、症状 感染初期,叶片和苞片出现类似杀虫剂残留物的斑点。而后,白粉病迅速蔓延,植物的表面出现典型的白色霉状物,受感染的组织坏死。白粉病的症状最先发生于叶片的背面,而叶片的表面则常出现绿色斑块。
2、病原菌为白粉霉菌属的leveillula clavata,危害叶片、花器及嫩梢,初期产生白色粘状粉霉层,后期变为灰色。白粉病的孢子极易随植株在空气里传播。这种病在一品红整个的生产季节都能发生,其中春季或深秋是其高发季节。在高温潮湿的环境或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时易发生此病。在冷凉、高湿及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下,白粉病极易迅速流行。
二、灰霉病
灰霉病是一品红栽培中最常见的病害。在一品红整个长年季中都可能出现,且植株的各个部分都可能感染。主要发生在冬季,此时正值一品红开花季节,一旦遇阴雨绵绵、潮湿无阳光的天气时,往往一发不可收拾。
主要危害一品红花序、苞片和嫩梢。一般均由花序开始出现水浸状病斑,随后逐渐扩大,病组织变成褐色至黑色并腐烂,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后期表面形成一层灰色至灰褐色霉层,病斑处覆盖一层病原菌分生孢子。病原菌继续传至苞片,苞片初期产生水浸状褪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花器被侵染后也变成褐色,腐烂并脱落。病原菌再扩展至枝条,在枝条上产生黄褐色至褐色病斑,后期病斑明显向下凹陷呈黑褐色,严重时病斑处呈干枯状,完全失去观赏价值。当侵染苞片时,红色苞叶感病后会变成一种淡紫色的叶子。幼嫩植株有时会在栽培介质表面附近染病。在空气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这种腐烂的组织上便会形成一种灰色的茸毛状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成熟的枝茎上会出现一种黑色腐烂,这种黑色腐烂会环绕茎枝发展,致使损伤面上的叶子出现萎蔫。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病原菌几乎遍布整个温室,它能够生存在已死的植物组织或其他有机物质上,在多汁、老化和受伤的组织上易于生长发育,寄生广泛。只要有湿气,它便存在,但更喜欢凉爽的气温,在低温高湿(相对湿度为90%~100%)时容易发生。
三、防治方法:
(1)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
(2)加强养护管理,适时浇水施肥,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3)发病初期,及时喷施杀菌剂,如必菌鲨800-1000倍液,70%百菌清800倍液,或50%退菌特600倍液,进行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发病严重时期,喷施喷克菌2000-3000倍液,或阿米西达进行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