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树木由于树木种类繁多,分布广,而且常常有寒流侵袭,在低温环境下,冻害的发生仍较普遍。冻害常常使树势大大衰弱,从而造成这类病害和冻害的恶性循环,对树木威胁很大,严重时常将数十年生大树冻死。因此,预防冻害对树木功能的发挥有重要的意义。
1 冻害的表现
1.1 树干
主干受冻后有的形成纵裂,一般称为“冻裂”现象,树皮成块状脱离木质部,或沿裂缝向外卷折。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这些伤口极易招致腐烂病。形成冻裂的原因是由于气温突然急剧降到零下,树皮迅速冷却收缩,致使主干组织内外涨力不均,因而自外向内开裂,或树皮脱离木质部。树干“冻裂”常发生在夜间,随着气温的变暖,冻裂处又可逐渐愈合,毛白杨树常见此冻害。
1.2 枝杈和基角
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较晚,位置比较隐蔽,输导组织发育不好,通过抗寒锻炼较迟,因此遇到低温或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时,易引起冻害。树杈冻害有各种表现:有的受冻后皮层和形成层变褐色,而后树枝凹陷,有的树皮成块状冻坏,有的顺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主枝与树干的基角愈小,枝杈基角冻害也愈严重。这些表现依冻害的程度和树种、品种而有不同。
1.3 芽
花芽是抗寒力较弱的器官,花芽冻害多发生在春季回暖时期,腋花芽较顶花芽的抗寒力强。花芽受冻后,内部变褐色,初期从表面上只看到芽鳞松散,不易鉴别,到后期则芽不萌发,干缩枯死。
1.4 枝条
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在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所以随受冻程度加重,髓部、木质部先后变色,严重冻害时韧皮部才受伤,如果形成层变色则枝条失去了恢复能力。但在生长期则以形成层抗寒力最差。幼树在秋季因雨水过多贪青徒长,枝条生长不充实,易加重冻害,特别是成熟不良的先端对严寒敏感,常首先发生冻害,轻者髓部变色,较重时枝条脱水干缩,严重时枝条可能冻死。多年生枝条发生冻害,常表现树皮局部冻伤,受冻部分最初稍变色下陷,不易发现,如果用刀挑开,可发现皮部已变褐;以后,逐渐于枯死亡,皮部裂开和脱落。但是如果形成层未受冻,则可逐渐恢复。
1.5 根颈和根系
在1年中根颈停止生长最迟,进入休眠期最晚,而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因此在温度骤然下降的情况下,根颈未能很好地通过抗寒锻炼,同时近地表处温度变化又剧烈,因而容易引起根颈的冻害。根颈受冻后,树皮先变色,以后干枯,可发生在局部,也可能成环状,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很大。根系无休眠期,所以根系较其地上部分耐寒力差。但根系在越冬时活动力明显减弱,故耐寒力较生长期略强。根系受冻后变褐,皮部易与木质部分离。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近地面的粗根由于地温低,较下层根系易受冻,新栽的树或幼树因根系小又浅,易受冻害,而大树则相当抗寒。
2、措施
2.1 保护树体
减少冻害对树体保护方法很多,一般的树木采用浇“冻水”和灌“春水”防寒。为了保护容易受冻的种类,采用全株培土如月季、葡萄等;箍树;根颈培土;涂白;主干包草;搭风障;北面培月牙形土埂等。
2.2 因地栽树
因地制宜的种植抗寒力强的树种、品种和砧木,在小气候条件比较好的地方种植边缘树种,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越冬防寒的工作量,同时注意栽植防护林和设置风障,改善小气候条件,预防和减轻冻害。
2.3 加强管理
提高抗寒性加强栽培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备。春季加强肥水供应,合理运用排灌和施肥技术,可以促进新梢生长和叶片增大,提高光合效能,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保证树体健壮。后期控制灌水,及时排涝,适量施用磷钾肥,勤锄深耕,可促使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能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此外,夏季适期摘心,促进枝条成熟;冬季修剪减少冬季蒸腾面积;人工落叶等均对预防冻害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在整个生长期必须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做好园林绿化树种防治低温冻害的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引种驯化和育种工作。受冻后恢复生长的树,一般均表现生长不良,因此首先要加强管理,保证前期的水肥供应,亦可以早期追肥和根外追肥,补给养分。受冻后树木的护理极为重要,因为受冻树木受树脂状物质的淤塞,因而使根的吸收、输导、叶的蒸腾,光合作用以及植株的生长等均遭到破坏。为此,在恢复受冻树木的生长时应尽快地恢复输导系统,治愈伤口,缓和缺水现象,促进休眠芽萌发和叶片迅速增大。在树体管理上,对受冻害树体要晚剪和轻剪,给予枝条一定的恢复时期;对明显受冻枯死部分可及时剪除,以利伤口愈合。对于一时看不准受冻部位时,不要急于修剪,待春天发芽后再做决定;对受冻造成的伤口要及时治疗,应喷涂白剂预防日烧,并结合作好防治病虫害和保叶工作;对根颈受冻的树木要及时桥接或根寄接;树皮受冻后成块脱离木质部的要用钉子钉住或进行桥接补救。